三志物流的“三板斧”

来自专题:

微信扫一扫

想要了解三志的不同,核心是要理解三志的机制:合伙人模式+直营化管理+网点加盟。

大票零担市场最近很热,大票零担玩家也在这种热度中分出层级。

随着融辉物流、兴满物流等新网络的进入,业内人将三志、聚盟、德坤等同一批起来的网络,归于零担网络1.0时代的产物。

而打造“一点发全国”模型是大票零担网络的卖点,这也很容易让外界对这几张网络的理解归为“陷入同质化竞争”。

这让三志物流董事长余嵩很困惑,他认为,现阶段不同的大票网络的模式与打法有着明显的区别。

事实上,过去多年,几张大票网络各自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。而作为同一批起网的平台,各家的网络覆盖、业务规模、利润水平上的差异,本身就意味着大家在通过自身的差异化,吸引适合各自平台基因的人。

此前我与余嵩的多次沟通中,他强调,三志的模式本质上就是自营的,只有网点是加盟。而对于这个模式,其高频提到的一个词就是“机制”,即用机制找到好人,用利益留住好人,用好人驱动增长。

因此,想要了解三志的不同,核心是要理解三志的机制。三志人对这套机制的总结便是:合伙人模式+直营化管理+网点加盟。

基于此,物流进化论TransLog试着从管理理念、利益分配以及经营模式几个维度,剖析三志模式的差异化。

直营化管理,模块严把控

顶层有框架,基层有标准,过程有协同。

三志物流构建了一套清晰且完善的组织架构体系,涵盖六大板块(业务、操作、运力、分流、综合、财务)、五个层级(文员、主管、经理、副总、总经理)、三个体系(经营、管理、监督)以及四十八个岗位。

通过经营体系、管理体系、监督体系,进行职能上的区分,每个岗位和角色都能精准定位自身职责。经营体系专注于业务拓展与成本控制,管理体系为经营体系提供人事和规范,监督体系则确保机制的严格执行,以保障公司执行人、经营人和管理人的利益。

从岗位层级的角度,不同层级执行的是较为明确且科学的考核与激励机制:

第一层员工分为搬运工和各岗位的文员,采用计件模式,多劳多得,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。

第二层员工分为各岗位的主管,全部实行承包制,费用管控的效果直接和他们的收益挂钩,促使主管们积极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费用。

第三层员工分为各个经营主体的经理,他们拥有自己小的经营模块,经营成果决定绩效提成。

第四层员工是六个模块各岗位的副总,副总级别按所辖板块成本费用的任务考核计算收入,推动副总关注所辖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。

第五层是子公司合伙人,负责业务、运行总经理和董事长按股份比例分配利润,将其利益与子公司整体效益紧密相连。

当然,这种组织模式还需要不同业务板块之间的高效协同,目的就是满足客户的三大需求——速度、安全和服务,以期达到通过价格吸引客户,通过品质来留住客户。

合伙人模式,利益强绑定

三志平台化模型的推广复制,最朴实的道理就是让大票零担群体“耕者有其田,其田有耕者”,激发最小作战单元的积极性。

而积极性,往往与利益密切相关。三志体系内,最明显的一个标准就是把利益摆在明面上,即便是你问一个最基层的文员或者搬运工,他都能给你讲明白自己的收益关系。

这是因为,在利益层面三志推行的是工人计件、主管承包、经理提成、副总考核、总经理和董事长合伙人的模式,就是要将公司与员工的利益紧密捆绑在一起。

第二,在子公司层面,由子公司总经理、董事长和总部共同投资,子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作为管理层,是按照月工资+年终考核+股份分红的方式来进行的。同时,所有子公司的财务都归总部统一管理监督,总部根据子公司业务总、运行总、董事长签订年终协议书,确保子公司的收益和运营的高效性。

第三,在其他经营岗位的利益分配方面,也体现公平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。通过落实板块考核,让板块副总真正承担起责任,同时也给予他们通过提升效率效益获取更多收益的机会,倡导“做多少拿多少钱”“做好多少事多拿多少钱”的利益分配模式,使员工的付出与回报能够匹配,切实可行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。

这种利益紧密绑定、长期执行的方式,使得三志员工正常情况下的收入同比市场就要高出很多。这可以使员工将公司的发展视为自身的事业,三志将其称为“人人都可以做老板”。

这些举措使三志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同时,三志规定每三个月就要有一次同岗位考试,目的就是提拔人才。这种上升机制下涌现了一批人才,也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三志物流,进一步推动了三志物流的发展壮大。

这也就是这么多年三志一直不断地增加人,却很少有人从出走的原因。

经营深挖掘,打强最小作战单元

2024年全年,三志全网各子公司没有任何单位亏损。

事实上,疫情后的这几年,专线的日子愈发不好过,园区空租、线路倒闭、亏损度日等是专线行业的现状。但是,三志物流通过这么些年的不断修正和改进,总结出了一些经验,形成了岗位的量化、复制和竞争,让四十八个岗位的人员主观上为了自己,客观上达成了公司的目的。

归纳起来,就是标准化运营、数据化指引、网络化状态、制度化管理,达到了员工的收入不低,公司的利润不低。

三志的合伙人从创业初期的专线模型,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公司化阶段,以后还是要再向平台化阶段迈进,未来的模式就是等到人才大量集结后,其会形成不管理的管理模式,一种完全合作的关系。

三志物流就是这样通过管理强执行、利益牢绑定、经营深挖掘,构建了一个高效、稳定且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运营体系,并且不断通过优化管理机制,持续加深竞争壁垒。

做专线,毕竟是做“细运营、强管理”的事情。而这,正是三志物流的强项。专线市场也仍然是一个拥有较大优化空间的市场。

在三志物流看来:“对于即将到来的变革,我们是进入不了资本市场的,我们的目标就是赚点小钱,然后让小钱能够源源不断,直至子孙。当行业暴风雨来临之际,希望市场上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来玩,我们会采取采购的模式。我们之所以先要付出了代价,是因为我们还是有信心,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。”